Huang Da Earn the First China Financial Subject Lifetime Achievement Prize
文 /本刊記者 李 霞
2011年6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座無虛席,會場時常響起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感染著每一個人。這里正在舉行的是“第一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暨中國金融學科發(fā)展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達成為該獎項的首位獲得者。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教育部副部長郝平為黃達頒獎。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劉鴻儒、全國人大財經(jīng)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慕冰、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志平,以及上百位國內金融學者、實務界專家和決策部門領導參加了此次頒獎典禮。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黃達的學生。
黃達穿著一件灰色的西裝,一條米白色的褲子,白襯衣配的是一條鮮艷活潑的金黃色的領帶。他身材瘦削,西裝外套似乎有點偏大,但難掩他儒雅的氣質。他氣場十足,頗有巨星風范,既威嚴又風趣幽默,簡短的講話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歡快的掌聲。以至于他不得不請求大家,不要再鼓掌了。在發(fā)言的最后,他對與會的朋友予以致謝時,轉身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臺上的劉鴻儒,風趣地說道,“劉鴻儒是我的老同事了,不感謝他了?!?/p>
“黃達同志獲得金融學科建設終身成就獎體現(xiàn)了金融教育界和金融實務界共同的心愿!剛才黃達教授講了,我們相識60年了?!眲Ⅷ櫲逶诎l(fā)言中,也同樣詼諧風趣:“我們倆都是‘80后’,我81(歲),他85(歲)。” 劉鴻儒表示,隨著金融業(yè)的發(fā)展金融改革的深化,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需要培養(yǎng)國際化的金融人才。大家聽了這些精彩的發(fā)言,不由自主地對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此次論壇中,數(shù)十位專家、學者就“黃達教授的學術思想”和“中國金融學科的發(fā)展”兩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共同討論中國金融學科的發(fā)展。
獨立精神,兼容并蓄
黃達教授從事金融教學研究工作已有60年時間,被公認為“是新中國金融學教材與課程體系的主要奠基者和引領者,新中國金融學教育事業(yè)的主要開拓者,新中國金融理論的積極的實踐者與金融決策的積極的參與者”。他1925年生于天津,畢業(yè)于在華北聯(lián)合大學。1950年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1991~1994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周駿和黃達相識已有60年。1951年,周駿在人民大學學習的時候,黃達是他所在教研室的負責人。在周駿的印象中,黃達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一個人能把一方面的工作做好就很不容易,而黃達在各個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不唯上,不唯書,研究學問從中國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周駿說他很崇敬黃達。
“在教學、學術研究和政策咨詢中,您始終堅守著獨立思考精神,從不人云亦云,總是從中國經(jīng)濟的實際出發(fā),提煉和闡述經(jīng)濟理念?!眹鴦瘴瘑T馬凱在致黃達的賀信中說,黃達獨立思考的精神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黃達不崇尚空談,立足實踐發(fā)展理論,又以理論回饋實踐。改革開放以來,黃達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每個關鍵時刻,都有聲音,堅持學術良知,不計個人毀譽,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術勇氣。
黃達是我國最早正面討論通貨膨脹問題的學者之一,被譽為“討論通脹第一人”。當年黃達討論通貨膨脹時,紀寶成正在人大念研究生?!澳菚r候提這樣的問題,不但要有巨大的學術勇氣,還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氣。那時候我們晚上都在討論當時黃達的論點?!?/p>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升業(yè)1955年從人大的研究生班畢業(yè)后一直留校任教至今,“有幸在黃達的直接指導下學習和從事教學工作。”他說,黃達在擔任系主任和副校長以后,還去旁聽數(shù)學老師講的高等數(shù)學,“當時我們都做不到?!?/p>
中國銀監(jiān)會副主席周慕冰是黃達的第一批博士生。1985年,他從西南財經(jīng)大學金融系貨幣銀行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以后,師從黃達攻讀博士學位。入學伊始,在確定博士學論文題目時,黃達就要求他在完成博士論文前,必須先完成一本與自己的題目相配套的學術史資料,要同時完成兩篇論文。1986年和1987年期間,北京高校學潮迭起,周慕冰說他在睡夢中常被校外學生的呼喊聲驚起,黃達老師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告誡他們,大是大非面前立場要堅定,頭腦要清醒,靜下心來學習研究才是報效祖國的當務之急。這些諄諄教誨,周慕冰一直謹記至今。愛因斯坦說過,當一位學生離開他的母校20年以后,已經(jīng)忘卻老師傳授的具體知識的時候,在他身上留下的那點東西就是成功的教育。周慕冰說:“這就是先生留給我們的成功教育,始終如一地堅守住自己心靈深處所珍惜的那點東西?!?/p>
他擲地有聲地說:“我們要繼續(xù)遵循您的思想,以您為榜樣,像您那樣做人做事,活得有價值,活得有意義。我們做不到您那樣好,但我們一定要像您那樣做?!?/p>
遼寧大學教授白欽先1967年畢業(yè)于人民大學,他說,黃達是一位智慧的長者,為人豁達寬容,謙虛謹慎?!捌鋵嵨以邳S老師面前,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學生,但是,在交流討論時,他會一再征求我的意見。我覺得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對我的一種培養(yǎng),一種關愛?!秉S達很少提及自己在“文革”期間的事情?!澳菚r,他應該說吃盡了苦頭,但是你聽不見黃老師的埋怨哀嘆。他只是默默地工作,去奉獻,這很使我感動?!?/p>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說,黃達是我們非常敬重的一位偉大的學者,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四種品格。一是優(yōu)雅。現(xiàn)代人能夠做到優(yōu)雅的很少。優(yōu)雅本身也包含了一切。二是智慧的思想。無論是他的論文,還是著作,幾乎沒有否定性的語言。這是智慧思想的體現(xiàn)之一。三是淡定。尤其在當今社會,這一點要做到非常難。四是包容的學術品格。也許有一些學者能夠做到前面三點,但是真正要做到第四點卻很難。中國經(jīng)濟學界爭議很多,派別多,觀點多,也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經(jīng)濟學家,但是細細想來,好像他們沒有達到黃達的包容境界,黃老師幾乎可以包容一切—無論是什么觀點,他都是鼓勵你去研究。
黃達的包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曉西也有很深的體會。他說,黃老師主持研討會議的時候特別寬容,鼓勵講各種觀點,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李曉西說,黃達雖然是金融界公認的領袖式的人物,但他從來不給人以權勢凌人的感覺。他把社會地位看得很輕,把研究卻看得很重。并且,他總是支持幫助年輕人成長。2000年新春之際,李曉西曾向很多老師寄去了新世紀的賀年卡。最后給他回了賀年卡的就是黃達老師?!包S老師對我們年紀比他年輕很多,地位、也低很多的同志完全是以朋友相待。我們確確實實是非常愿意和他交流?!?/p>
新中國金融學教育事業(yè)的開拓者
黃達曾謙虛地說,他除了教育書人沒有做什么其他事情,這輩子只是留下了幾本教材。然而,正是這些教材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八臅?、他的論文幾乎影響了每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經(jīng)濟學人?!睂ν饨?jīng)濟貿易大學的副校長劉亞說,黃達對于金融學的貢獻,不僅僅是在人民大學,而且是全國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
劉鴻儒也表示,他曾受益于黃達的第一本“教材”。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以后,聘請了大批的蘇聯(lián)專家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次年,劉鴻儒被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前身)派到人大財政系銀行教研室做研究生。黃達那時在貨幣流通信用教研室擔任講師,一邊跟蘇聯(lián)專家學習,一邊給本科生上課。
劉鴻儒研修學習結束后回到東北開設了一門課:《貨幣流通信用課程》。“當時就參照了黃達同志手寫的講稿提綱。這個提綱是他給我的。應該說黃達同志的教科書最早的一稿是我參照講課的這一稿?!?/p>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說,黃達自1950年開始講授貨幣銀行學,60余年如一日,為培養(yǎng)我國金融人才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中國金融的教育界、學術界和實業(yè)界,到處都有他的學生。
1959年,黃達率先擺脫蘇聯(lián)教科書的羈絆和傳統(tǒng)政治經(jīng)濟學的束縛,出版了新中國第一部金融學教材《貨幣信用學》。1981年,他與同事們總結十余年教學研究心得和對新時期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實的思考,出版了《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開創(chuàng)性地將財政、金融、企業(yè)融資、物價和經(jīng)濟運行等融為一體,勾勒出反映中國實踐的宏觀經(jīng)濟學框架。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黃達教授致力于“打通”金融教學中的東、西方兩大體系,著手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現(xiàn)代中國金融學體系。這一努力的卓越成果,凝聚在1992年出版的由他主編的《貨幣銀行學》之中。進入新世紀以來,黃達教授雖年逾花甲,仍壯心不已,筆耕不輟。他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嘗試將貨幣經(jīng)濟學和金融經(jīng)濟學同爐熔煉,在別具一格的“大金融”體系架構下,出版了國家級精品課程《金融學》。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教材,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金融學人,實現(xiàn)了他“由中國人,在中國大學的講臺上,講中國金融的故事,讓中國學生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領”的夙愿。
黃達教授是中國經(jīng)濟學之綜合平衡理論的系統(tǒng)論證者?;趯χ袊?jīng)濟、金融和財政運行的透徹理解和深厚學養(yǎng),他將中國經(jīng)濟工作組織者和理論探索者從實踐中總結出的各種關于經(jīng)濟運行宏觀平衡的思想和做法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提出了分析的方法論,并設計了理論模型。從1984年發(fā)表《中國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和通貨物價控制問題》,到同年出版專著《宏觀調控與貨幣供給》,這一系列漸次深入的理論著作,為宏觀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增添了中國的經(jīng)驗。
李揚表示,黃達教授是新中國金融改革和重要金融決策的積極參與者。他曾任全國人大代表、財經(jīng)委員會委員和第一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等多種社會職務,為中國金融改革與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咨詢建議。他是在中國建立現(xiàn)代貨幣統(tǒng)計體系的奠基者。在中國金融體系設計、銀行業(yè)發(fā)展、資本市場建設、利率和匯率體制改革,乃至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舉措等幾乎所有金融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重大事件中,均可看到他的理論智慧。
對黃達教授的金融學術思想,西南財經(jīng)大學教授曾康霖概括為四點,一是學術研究的前沿性,二是論述邏輯的層次性,三是得出結論的相對性,四是學科建設的持續(xù)性。曾康霖說,2000年10月,我國翻譯出版了博迪和莫頓的《金融學》,并請博迪到中國人民大學講學和接受采訪,博迪提出了“銀行在不斷地縮小”“商業(yè)銀行即將衰退”“必須拋棄銀行”的觀點,在我國金融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人撰文認為基金的興起將取代商業(yè)銀行,并認為這是金融業(yè)發(fā)展的里程碑。當時,在高校的金融教學中,很多人對什么是金融,以及金融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怎么確定,拿不定主意。而且有的學生認為學銀行沒有前途,要學資本市場,要學證券。在這種情況下,黃達明確提出“銀行應當不被拋棄”的觀點。他把貨幣形態(tài)跟銀行連在一起,這一研究的思路,在我國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是一個新的理論體系。從這一點看,他站在了學科的前沿。
北京大學教授曹鳳岐自認為是黃達的“編外學生”。1978年,他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后,曾在人大研究生班進修兩年。他認為黃達對中國金融最大的貢獻在于發(fā)展和完善了金融學,在金融理論上有三大貢獻,一個是創(chuàng)建了適合于中國的貨幣信用理論,二是發(fā)展了社會主義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理論,三是創(chuàng)建了廣義金融學或者現(xiàn)代金融學。
曹鳳岐說:“我們只談黃老師的貢獻還不夠,重要的是要學習黃老師的精神,低調做人、扎實做事、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的優(yōu)秀品質。在這物欲橫流、誘惑多端的年代,有些人對科研已經(jīng)失去興趣,功利色彩嚴重。我們必須學習老一輩經(jīng)濟學家和金融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扎實研究,為金融學的發(fā)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推動金融學科建設
黃達在發(fā)言時說,因為“最近病還沒好,身體不給力,非常抱歉!”聽到“給力”一詞,臺下頓時掌聲和笑聲一片,讓人感覺他的思想還是那么開放、年輕。
他說,100多年來,我國金融學科建設基本屬于引進型,間或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亮點,但影響極難越出國界。他相信,中國的金融學科建設必將為世界金融學科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19世紀后半葉,貨幣論、銀行論從金融學中獨立出來。貨幣銀行學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走向大學講堂。進入20世紀,我國留學西方的學子把引進金融學科作為傳播先進文明的重點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抗日戰(zhàn)爭之前的二三十年間,西方有關金融學科的進展在兩三年之后就會出現(xiàn)在中國的大學講堂講授,就會有編譯和翻譯出版物。而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研究,則反映著中國學人在世界金融學科建設史上所做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解放打斷了金融學科的引進進程,新中國的建立則改變了引進的方向,即全面引進蘇聯(lián)的,戛然關閉了引進西方的門戶。在引進蘇聯(lián)和閉關鎖國的背景下,中國人對于金融學科的建設有著自己獨立的貢獻。比如,1950年3月,我國制止了延續(xù)十多年的極端惡性的通貨膨脹。33年前的改革開放重新打開了從西方引進的大門,引進是迅速的,熱情的,但是要把已經(jīng)隔絕多年的西方金融學科、金融語言表達系統(tǒng),與我們計劃經(jīng)濟中的金融學科思想語言表達系統(tǒng)交匯銜接需要一個過程。199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后出國的學子歸國后,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才真正系統(tǒng)地引進中國。今天看來,西方金融學全面發(fā)展的內容我們已經(jīng)能夠及時了解并融入我們的金融學科建設中了。
2008年,黃達在一次研討會上提交了一篇論文,重申必須發(fā)展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廣義金融學,建議將金融學科升為一級學科。曹鳳岐也非常贊同這一觀點。廣義金融學從金融市場與企業(yè)的角度出發(fā),包括貨幣銀行學、保險學、金融經(jīng)濟學、金融制度學、金融工程學、金融數(shù)學、金融理論學等?,F(xiàn)在是把金融學放在應用經(jīng)濟學里,但實際上應用經(jīng)濟學不包括微觀管理。
劉亞表示,在金融學科教育三個層次中,本科居于三角形的底部,博士居于頂部。本科教育應是寬口徑,不應該過細。進入博士層面,應該細分。在博士這個層次的金融學科上,應該成為一個一級學科,下設若干進一步細化和專門化的二級學科。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也是黃達的學生。他說周慕冰已經(jīng)搶先把他想對老師說的話說了。對于金融學科建設,他有兩點“不成熟”的建議。一是他認為金融學科應該更多地和當前經(jīng)濟金融發(fā)展的新動向、新的領域相結合。幾年前發(fā)生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人帶來許多新的思考。比如,銀行體系的構建,審慎監(jiān)管,包括逆周期,甚至包括風險理論的重新塑造和形成等。在金融學科中,還應該包括有哲學、社會學,甚至心理學的一些知識。二是金融教學應該和實踐相結合,應著重案例性、互動式、啟發(fā)式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他說,黃達老師的課之所以學生愛聽,是因為他通過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學,使學生自己形成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認識。他記得當時上大學的時候,聽黃達講課感覺一點兒都不累。
清華大學教授宋逢明表示,在專業(yè)教育中,首先要從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出發(fā),即客戶關系、風險管理和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其次是公司金融;第三是專業(yè)技術,包括統(tǒng)計、IT技術等;第四是理論基礎。
周駿表示,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經(jīng)濟金融中有很多問題在馬克思著作中找不到理論根據(jù),在西方的著作中也找不到理論根據(jù)。這需要我們理論界自己來找答案,這個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希望大家學習黃達的優(yōu)秀品質和治學精神,建立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金融體系。
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意義重大
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由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設立,其設立的初衷是想把更多的目光吸引到金融業(yè)的基礎—金融學科的建設上來,鼓勵金融學人潛心研究,教書育人,激勵更多的金融學人致力金融學科的建設以推動中國金融學科的快速、健康地發(fā)展。
遼寧大學教授白欽先表示,劉鴻儒基金會設立該獎項的貢獻非常大,對發(fā)展中國金融事業(yè)、培養(yǎng)中國金融人才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斑@個頭開得非常好,也給我們許多鞭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楷模,我們都會努力向黃老師學習,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中國的教育事業(yè)?!?/p>
“這個頒獎典禮就體現(xiàn)了金融的重要性。中國其他學科有哪一個有終身成就獎?沒有。這是第一個。黃達教授是中國金融界的泰斗,全國公認的,沒有任何異議,所以,授予他這個獎項,大家都擁護,都贊成!”廈門大學教授張亦春表示,他來參加此次活動感到無比的幸福!并深受鼓舞。他說,這個獎項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將使我國金融理論、實踐,以及金融人才的培養(yǎng)“更上一層樓”。 他今年78歲,50年前,他教書時,用的教材就是黃達編寫的。幾十年間,他有機會經(jīng)常向黃達交流學習,“實實在在是他的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他參加首屆金融學科中國的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一方面感覺到非常的自豪,非常的榮耀。另外一方面,又感到巨大的壓力。因為“金融學科建設的終身成就獎”,升起了一個高高的標桿。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獲得這個獎項?中國金融的精神應該是什么?中國金融學科、中國金融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價值觀?在這樣的一面高高的標桿面前,我本人感覺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巨大的差距感和思想壓力。
陳雨露從1983年到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學習,從1992年追隨黃達老師攻讀博士研究生到現(xiàn)在也將近20年。他說,每一個跟黃老師有過接觸的人,都能夠發(fā)現(xiàn)黃老師身上很多光輝的東西。他最大的一個體會是黃老師身上那種大知識分子的淡定—淡如煙云,定如磐石。淡定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養(yǎng),淡定也是一種意志,一種智慧。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真正的淡定,背后一定有非凡的能力,在任何情況下,面對任何關鍵的問題,都具有撥開云霧,發(fā)現(xiàn)本質的能力。陳雨露說:“我想,這也應該是中國金融學應當奉行的精神,中國金融人才培養(yǎng)應當奉行的思想?!?/p>
“今天是6月1號,兒童節(jié),青春活力,我們在今天舉行第一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它將會成為在金融學科發(fā)展史上被記下來的日子。”中央財經(jīng)大學校長王廣謙主持此次論壇并總結發(fā)言。他表示,要實現(xiàn)黃達老師所希望的中國的金融學學科研究成為世界金融學科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道路還很長,這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相關閱讀